来源:北京商报
“5·17”政策后,新发房贷利率显著下调,不少存量购房者发现自己仍处于“高位”贷款利率之下,一时间,有关存量房贷利率降低的呼声渐高、提前还贷情绪再起。面对这一情况,多家银行推出“先息后本”举措,减轻借款人月供压力。然而,在这一系列市场变化中,谁在热炒房贷延期一些贷款中介、自诩的债务重组“专家”和律所人士也看到了商机,他们伺机“出动”,推出了所谓的房贷延期服务,承诺通过与银行协商,调整还款计划,减轻贷款者的经济压力。但这一看似诱人的方案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购房者应谨慎应对,以免落入不必要的经济陷阱。
贷款中介、法务卖力营销
新发房贷利率降至低位,站在存量“高位”的购房者似乎成为了被“屏蔽”的群体。
看着厚厚的房贷合同,李杨(化名)感觉到压力倍增。“对比来看,我的存量房贷利率是4.75%,已经比新发贷款利率高了100多个基点,”李杨感慨道,“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选择提前还贷没有储蓄足够的资金,按正常节奏还贷,利率的差距又让他感觉“不划算”。
纠结之际,李杨收到了一则来自贷款中介的营销短信,短信中称,银行推出了房贷延期服务,可以帮助像他这样的高利率贷款客户调整还款计划,减轻负担。
在李杨看来,利率暂时无法下调,减轻月供压力或许也是个解决当前困境的方式。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市场上,已经有不少贷款中介、债务重组、疑似律所的人士营销起房贷延期这笔生意,从宣传的口径来看,这类业务由银行推出,上述人士作为牵头方,通过与银行协商,可以将存量购房者的部分贷款本金或利息的偿还时间延后,从而降低当前的月供额度。
“房贷延期方案基本所有银行都可以做”,一位债务重组协商专员介绍,一共有三类模式,第一类为延期6—12个月,期间不需要还款,到期后一次性偿还相对应期限内的贷款本息;第二类为延期期间正常支付利息,到期一次性还6—12个月本金;第三类方案为延期期间不需要还款,而是分摊到往后的每一期还款中,也就是说若房贷还款剩余期限为200个月,则将延期的总金额平摊至200个月里。
“客户提供资料,去线下银行进行面签方案即可,有内部名额,我们收取房贷剩余额度的2%作为服务费”,这位协商专员说道。
另一位自称在律所工作的人士也营销起类似的方案,可以申请的延期金额为6—24期,具体来看,方案一为,一分钱不用还,到期一次性补齐利息,本金均摊在剩余分期中。方案二为,延期期间利息每个月按月还,到期后本金均摊。方案三为,延期期间一分钱不用还,到期后连本带息一次性把延期期间的金额结清,后续正常还款。这位人士强调,“这项业务只支持按揭商品房,不支持二抵房,当前不能出现逾期,总服务费为2万元”。
从业务模式来看,房贷延期是指延长原有的房贷还款期限,与此前贷款中介力推的“以贷换贷”有所差异,“以贷换贷”是将经营贷及消费贷腾挪,用于偿还房贷;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部分贷款中介会提供“过桥”的方式为客户先行垫付资金,然后再将房屋以企业法人、参股人的名义抵押给银行,通过此方式向银行借出经营贷。房贷延期则并不需要“过桥”这一环节。
在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看来,对于贷款中介和所谓的法务人员推出的延期还款业务,需要谨慎对待。这些业务可能存在合法性和合规性问题,因为它们可能是一些贷款中介机构或个人以非正规的方式介入银行贷款业务,变相收取高额手续费。这些业务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也需要仔细核实,以免陷入欺诈或不当操作的风险。
多家银行已暂停该业务
事实上,延期还款不是一项新的业务,在疫情时,多家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曾针对不同地区的涉疫情况酌情给予还款宽限期支持,有一些银行规定,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的人员可申请延期还款;也有一些银行要求,若疫情期间因为网点停止营业、客户居住地封闭等原因无法完成个人贷款还款或者提前还款的客户,可以反馈至相关部门核实,适当延期。
如今,房贷延期还款业务是否还在执行?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多家银行咨询,多家银行相关人士均表示,已经暂停该项业务办理。
一位国有大行客服人员介绍,“之前是因为受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我行推出了延期还款这项业务,现在已经暂停”。该行一地区个贷经理也提到,“现在已经没有延期还款这项业务,在没有逾期的情况下,我行推出了还款计划调整业务,可以申请最长两年的降低月供服务,将月供金额降至1元,减轻还款压力”。多位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同样称,“目前我行延期还款业务已经暂停”。
不过也有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表示,“虽然延期还款业务已经暂停,但我行目前推出了宽限期业务,允许借款人在贷款存续期内,约定一段时间暂不归还贷款本金;宽限期内可以采取每期还息、宽限期后首期还息、宽限期利息分摊三种方式来处理,这也是为借款人提供的一种风险缓释途径”。
对此,贷款中介、法务人士说法不一,“客户自己申请是得不到方案的,只能由我们协商,方式方法不一样,”一位法务人士称,“在银行有内部名额。”随后,他便发来了《房贷延期客户信息登记表》,购房者需要填写姓名、身份证号、小区地址、预留联系人等个人信息,更有甚者,有的人士提供的房贷延期资料还需要购房者提供支付密码。
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指出,若借款人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房贷延期还款的申请或处理,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风险。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强调,贷款中介、法务人士服务背后的收费标准较模糊,风险点在于其合同条款可能与银行的标准条款存在显著差异,加之延期还贷虽看似缓解了短期压力,实则是在累积更高额的利息和手续费,长远来看,这无疑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增加了违约风险。
注意避免落入经济陷阱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针对存量房贷客户想要减轻还款压力的需求,已有多家银行推出了“先息后本”还款方式,旨在通过初期仅偿还利息、后期归还本金的模式,为借款人提供一定的财务缓冲。
据了解,目前推出先息后本服务的银行包括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从产品特性来看,各家银行的产品设计各有侧重,有的强调降低每月固定还款金额;有的则允许客户在特定期间仅支付利息;也有银行为面临短期资金紧张的购房者设计了多条灵活的还款路径,供购房者选择。
事实上,“先息后本”只是阶段性金融产品,只是因其能减少月供压力的属性而受到不少存量购房者关注,推出此类服务的银行也仅有少数。而中介、法务机构等正是利用银行宣传较为“低调”,借款人对银行业务不够了解等“信息差”,借“先息后本”之风,声称所有银行均可办理延期还款,以此误导存量房贷借款人,进而收取高额手续费。对此,业内多位专家建议,面对各类信息,存量房贷客户在考虑调整还款方式时,务必保持理性判断,避免落入不必要的经济陷阱。
“贷款中介、法务人士所提供的业务存在合规风险”,关荣雪提醒,延期还款方案可能涉及银行贷款合同的变更,需要确保与银行的合作是合法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其次,费用不透明,一些贷款中介机构可能会以各种名义收取高额手续费,而这些费用可能并不明确或合理,导致消费者承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违约风险,如果延期还款方案无法按时履行或未经银行批准,可能会导致违约行为,对个人信用记录和未来的贷款申请产生负面影响。
王德悦也持有同样看法,他强调,购房者在作出决定前,应仔细评估自己的长期财务承受能力,包括预测未来收入变化和可能的经济环境变动;理解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和经济条件对房贷策略的影响;办理业务时,借款人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贷款合同中的条款和条件,特别是关于还款方式、利率调整、提前还款等方面的规定。如果遇到还款困难,应及时与银行沟通并寻求帮助,避免违约和信用记录受损。
北京商报记者宋亦桐